2018年也不意外,这一年诞生了很多流行词,《咬文嚼字》总结了以下十个,它们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有对未来的展望,有对观念的颠覆,有对现象的总结,有对不满的公愤……流行词不是一时流行,它里面包含着重要信息,我们试着运用一下这些词,让它们和作文产生关联!
第一个: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不止是2018年中国的流行词,更是2018年的全球流行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全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处于一个利益攸关的集体中,各国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十八大时,习DADA就曾在一系列国内国际场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九大报告中,习DADA再一次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引起各国关注,得到全球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国际共识。
【例文片段】
人,不可能离群索居;企业,不可能闭门造车;国家,不可能独自发展。我们需要互帮互助、协同发展,于是我们被一个个奇妙的"命运共同体"包裹,既温暖,又踏实。
第二个:店小二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店小二"热情的态度、周到的服务,是店家带给顾客美好体验的重要因素。
浙江主要领导人曾提倡,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店小二"。
"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今年,上海主要领导也强调,"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发扬"店小二"精神,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
【例文片段】
以往,我们对政府部门的印象是高高在上的,严肃的,"店小二"一词的引申和应用,打破了刻板印象,他们放低了姿态,我们放松了神经,喜欢这样的定位,懂人心,更暖人心。
群,指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建立的可以供一定数量的人群交流的小组;退群,即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 后来,含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体。
特朗普担任总统之后,美国接连退出了好些国际协议或组织,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万国邮政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特朗普甚至扬言,美国将退出世界贸易组织。
【例文片段】
"我们高二(7)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群体,47个同学,毕业之前,一个都不能少!家里有困难就想着'退群',你问问同学们答应吗?"
"不答应!"46个声音齐刷刷喊道!
"××,你就负责好好学习,学费、住宿费的事情,老师和同学们帮你想办法!"
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无论是执法程序还是现场指令等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样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
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
同时,语言运用中也出现了"教科书式耍赖""教科书式下套""教科书式坑人"等说法,这是对"教科书式"的反用。
【例文片段】
爸爸对爷爷奶奶的照顾,几乎是"教科书式"的,受他影响,我也成为了心思细腻,会为他人着想的人。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
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今年"高铁霸座""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等事件,让"巨婴"的热度进一步升高。"巨婴"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例文片段】
"巨婴"的帽子是谁给孩子戴上的?
大多数是家长啊!
什么都帮他们拿主意,什么都替他们做决定,久而久之,他们就懒得自己思考,也尽量不争取了!
杠,即抬杠;精,即精灵、精怪。杠精,指"抬杠成精"的人。
这种人往往不问真相,不求是非,为反对而反对,为争论而争论。"杠精"去年已出现。今年4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幅调侃"杠精"的漫画:一女生向一"杠精"表白,并要求去见他的母亲。"杠精"说:唯独这件事不可以,因为"杠精"不配拥有母亲。"杠精"迅速走红。
"杠精"的流行是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反感所致。
【例文片段】
"杠精"大多存活在小群体里,倘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比如说网络,他们就又成了"键盘党"。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2018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从转发此条抽奖微博者中抽奖,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
"锦鲤"于是成为"好运"的象征。
【例文片段】
如果转发"锦鲤"就能考到好成绩,那"努力"这个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成为学生的"锦鲤",除了学生自己。
两人都是粉丝众多的明星,婚讯备受关注,引发网络疯狂转发。几天后,"官宣"纷纷出现在新旧媒体上,都是某个人或某机构宣布的某消息。
"官宣"迅速走红。
"官宣"从"官网""官微"衍生而来,义为"官方宣布"。其"官方"指某种权利的拥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个人、机构等非官方行为称为"官方",也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例文片段】
凡是没有"官宣"的,都是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但止于不了智障。
"佛系"是一个外来词。
2014年日本某杂志介绍了一个"男性新品种"——"佛系男子",即爱独处、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不想花时间与异性交往的男人。
2017年12月,一篇题目为《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的博文介绍了现在年轻人的"佛系生活"方式,其"佛系"义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不苛求、不在乎、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佛系"迅速引爆网络,并显示出超强的构词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人生""佛系乘客""佛系父母"以及"佛系恋爱""佛系养生""佛系养鱼""佛系购物"等等,层出不穷。
有人说,"佛系"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人对锱铢必较、非理性争执的反感,希望构建和谐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说,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生活态度。
【例文片段】
佛系是一个外来词,更是一个中性词。
有人喜欢它,是因为它代表自己与人无争,相对淡然的生活态度;有人不喜欢它,觉得它太过"与世隔绝",没有生活的生气。
今年走红网络的"确认过眼神",仅表示"确认过""甄别过"的意思,与"眼神"不一定有关。这个用法最早源自今年春节(2月15日)一网友发布的一条微博"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以吐槽广东人过年红包面额小。
后又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题为《傻子看傻子觉得对方才是傻子》的视频:两个男生在楼下用手机拍趴在楼顶的三只哈士奇狗,而哈士奇则一脸冷漠地看着楼下。
有网友评论"确认过眼神,是不想理的人",收到大量的"赞"。
"确认过眼神"于是走红,网络上掀起一场造句"竞赛",如"确认过眼神,他是我爱的人""确认过眼神,你是能考上'双一流'的人""确认过眼神,你是蚊子偏爱的人""确认过眼神,是我要买的包"等等层出不穷。
"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
【例文片段】
高二暑假的时候,爸妈带我去了一趟北京,分别领我去了好学校和不好的学校,"确认过眼神",我把北京外国语学校定为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