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2021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情境化新题

by Mr Chzi, 八月 30, 2021

情境式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情境化新题(一)

(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向人进谏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一直旁敲侧击,直到文章结尾处采用比喻引出了他对秦始皇的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正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正是在总结历代帝王的盛衰变化中发现了那些承担天之大任的君王往往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这使得能够善始善终的君王特别稀少,并以此告诫唐太宗要积德义以及积德义的具体做法。

3)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有许多著名的文化符号,洞庭就是其中之一,杜甫和张孝祥分别在《登岳阳楼》和《念奴娇·过洞庭》中极力描绘了洞庭湖的宽阔浩大,杜甫说:“___________”,张孝祥说:“___________”。

【答案】

(1)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2) 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3) 乾坤日夜浮    玉鉴琼田三万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庶、德、殷、忧、著、日夜、鉴、顷。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家好!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古代诗词演诵》的舞台上,重温那些展现洞庭湖气韵的篇章,一同感受洞庭文化的深厚意蕴。“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这是李白看到的壮阔与澄碧;十年后,杜甫站在岳阳楼上,吟诵出它的恢宏气象——“____________”;近四百年后,因谗言而被罢官的张孝祥,在乾道二年途径洞庭湖时,则写出了壮阔之中的静雅——“______,着我扁舟一叶。__________________”诸多诗人歌咏洞庭湖,抒写爱憎悲欢。千百年来,虽湖水有盈有枯,但其文化的波涛一直荡漾至今。

【答案】

(1)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 玉鉴琼田三万顷    

(3)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坼”“乾坤”“鉴”“澄澈”的书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形容宫殿占地极广、楼宇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喻后世统治者应避免重蹈秦族灭之覆辙。

2)《六国论》中,作者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____________”两个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向孔子表示,在“____________”或者诸侯朝见天子时,愿意担任“小相”。

【答案】

(1)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3) 宗庙之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覆,鉴,赂。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留此地,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如《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和《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洞庭湖的恢弘气象。

2)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__________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用“____________”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3)铺陈就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浓墨重彩的陈述,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如《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孝文公用商鞅之法后国富民强的成效;《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翘的景致。

【答案】

(1) 乾坤日夜浮    玉鉴琼田三万顷    

(2) 戒奢以俭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乾坤、鉴、奢、劫、殷、檐。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2)柳永《雨霖铃》中描写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表明对淡忘国耻的担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声声慢》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怀古》中写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杭州山、湖、桂、荷等典型景物,凸显出西湖乃至杭州最美的特征,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7)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中 写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的苍凉环境中词人的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2)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3)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4)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5)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6) 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7)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聚、噎、堪、佛狸、祠、戚、纶、樯橹、叠、嘉、鸿。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谏逐客书》中,开篇即直入主题,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学会宽容,培养豁达的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是:“地无四方,民无异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臣闻吏议逐客   窃以为过矣

(2)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

(3) 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4)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5)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逐,窃,殷,壤,庶。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针对公西华“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评价,意在增强其信心。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秦王重异国之物,而轻异国之才,这对有统一中国之雄心大志的国君来说是非常错误的。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文字紧凑,音调铿锵,以夸张之笔写出秦始皇的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4)《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言秦之侵夺一刻也不停息,诸侯赂秦却不能换来喘息之安,在叙事中抒情寓理。

5)《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的感情已由开篇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的两是“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明净光洁、广阔无涯的特点,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答案】

(1)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2)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3)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4)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5)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6)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易写错的字词有:孰、则、鼎铛、珠砾、矣、鉴、顷、着。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同学写作文时,想引用古诗文表达以史为鉴的主题,你可以建议他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喻说明为政以德的道理:“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的浩瀚无边,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画图难足” 句描绘了一幅征帆远去、白鹭翩飞、意境开阔旷远的秋景图。

【答案】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3)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4) 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要注意如下词语:“鉴”“坼”“乾”“鹭”。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时,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内忧外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善于设喻劝谏,他用水与船的关系来比喻君民关系,从而劝谏唐太宗要保持高度谨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比喻来表现阿房宫楼阁院落稠密层叠、不计其数的景象。

4)《六国论》中,苏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燕、赵两国所处的困境,从而证明它们灭亡是迫不得己。

5)《登岳阳楼》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自己晚年孤独飘零的悲凉处境。

6)《牡丹亭·游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杜丽娘叹息满园春色无人赏识,都交付给了破旧冷落的庭院,表现了杜丽娘的伤春之情。

【答案】

(1)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2)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3) 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4)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可谓智力孤危    

(5)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6)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注意“馑”“覆”“涡”“矗”“殆”“嫣”“颓垣”的书写。

10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晒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表现秦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关于荆轲刺秦的利弊对错,文人向来众说纷纭。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体现洞庭湖浩瀚广阔,划分吴楚疆界,好像日月星辰都在湖水中漂浮涌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提到“中秋谁与共孤光”。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张孝祥也有类似的表达,并体现冰雪般的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2)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4)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5)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锱铢、荆卿、祸、焉、坼、乾坤、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泣涕涟涟”两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女子见不到男子时,因思念而泪流不止。

2)《离骚》中,诗人时常直抒胸臆,其中“________”一句表达即使自己牺牲多次也绝不改变志向,意志坚定。

3)曹操在《短歌行》中,用原指姑娘思念情人时说的“‘________’,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来表达希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4)《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表达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而固守节操,希望回乡过田园生活的一句是“________”。

5)《兰亭集序》中,“________”一句表明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表现了对魏晋名士虚无思想的否定。

6)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善于通过自然事物寄托人生感慨,如“________”一句借小飞虫寄托于天地间来比喻人生短促。

【答案】

(1) 不见复关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悠悠我心    

(4) 守拙归园田    

(5) 齐彭殇为妄作    

(6) 寄蜉蝣于天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犹”“悠”“拙”“殇”“蜉蝣”等。

12理解性默写。

1)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国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庖丁解牛》除了告诉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外,文采也是令人称道的,请列举文中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答案】

(1)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3)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贰”“刃”“踌躇”“摄”“馑”等。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2)《十五从军征》中通过远景写出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饮酒(其五)》反映了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答案】

(1)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2) 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3)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4)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悠”“辗”“冢”“烽”“抵”“沧”。

14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指出“______________”,所以诸侯奉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对诸侯的侵犯就越厉害。

4)在《阿房宫赋》结尾,作者借“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5)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与之相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2)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3)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4)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扣舷独啸    不知今夕何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庶”,“溢”,“驱”,“度”,“侯”,“暴”,“鉴”,“亦”,“舷”,“啸”。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情境化新题(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当年六国能善待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自己沉醉在钱塘湖美景之中,流连忘返,满怀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贫妇的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繁重的赋税,寄寓了作者对贫苦人民深切的同情。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自己长期贬谪在外的辛酸经历,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从白天鏖战到夜晚,伤亡惨重,晚霞映照着战场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听觉角度渲染了战场悲的气氛。
7)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表明诗人羁旅他乡思归不得,并通过景象抒发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泊秦准》中抒发作者对醉生梦死而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煜在《相见欢》中先写诗人独自登楼,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所处的情境,织就一幅凄凉的画面。
1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2)荀子在《劝学》中先以木受到墨线的规范而成为有用的器物、金属制品通过磨砺就能变得锋利为喻,然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广泛地学习以及经常反思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13)《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15)苏轼在《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化用《论语·子罕》中名句,表达万物看似流逝却并未真正逝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3)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5)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6)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角声满天秋色里    
(7)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8)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9)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0)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1)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14)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15)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隰、泮、燕脂、隔、钩、参省、知、嶂、戟、销、逝”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一句引类譬喻,借香草象征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此外,东汉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认为这一写法还体现在“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后世文人苏轼在《赤壁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也有此写法的体现。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描写飞雪飘入帐幕,即便是保暖的衣袍也难御寒的场景,侧面写出西域八月冰雪奇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卫风·氓》中运用“比”这一手法,反衬出男子的暴行没有限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3)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渺渺、予、幕、裘、衾、淇、隰、泮。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常借助星宿名来表情达意,杜甫用“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比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唐代诗人李白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蜀道的险峻。
2)在《离骚》中,屈原喜欢用香花象征美好的人格和高洁的心志,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要穿荷花和芙蓉花制作的衣裳,独善其身,服洁自芳。
3)“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宋代的晏殊曾用“__________”表达伤春之意,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_________”翻出新意。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 无可奈可花落去    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的书写:扪参、历、胁、膺、坐、芰、兮。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斩木为兵,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四个句子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形。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众人“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所见所闻之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表现蜀道上环境凄凉、气氛悲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愁空山。
4)李密所作《陈情表》,语言生动形象,且富含深情,他用“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来形容祖母垂危之状,颇具感染力。
【答案】
(1) 揭竿为旗    赢粮而景从    
(2)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3) 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4)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赢、景、骋、奄。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一词为金兵过后扬州的残破而痛心,诗人见到桥边芍药花依旧绽放,悲叹道:“________________ ”
4)杜牧的《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一句高度概括地写出阿房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极广。
5)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摆开宴席赏名花,在月下行酒如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桃花源中人来到这与世隔绝之地的原因。
7)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节记述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受到任用的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2)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3) 年年知为谁生
(4) 覆压三百余里
(5)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7) 管夷吾举于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的书写:渔樵、凤凰、芙蓉、琼筵、觞、夷。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树、山、天、江、月勾画出一个阔大悠远的境界,为后面的抒情言志作好了准备。
2)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____________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3)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可乎?
4)《离骚》中表明屈原生逢“三寅”吉祥之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永《望海潮》中聚焦西湖,打破时间界限,将杭州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花集中在一个画面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2) 皆明智而忠信    
(3) 而臆断其有无    
(4)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5)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澄、臆、陬、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7名篇名句默写
1)《离骚》中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指斥现实中人们竭力投机取巧,违背规矩改变方针政策的诗句是: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__。表白自己坚守信念、就算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初心的诗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诗人以善飞的黄鹤和善于攀爬的猿猴都难以逾越来衬托蜀道艰难的诗句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写蜀道山高路险、绝壁枯松奇观的诗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诗人表达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赞扬并表达感叹和遗憾的的诗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哀民生之多艰    偭规矩而改错    岂余心之可惩    
(2) 猿猱欲度愁攀援    枯松倒挂倚绝壁    
(3) 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偭”“猱”“倚”“长”。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3)李贺《天上谣》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沧海变桑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5)韦庄的《菩萨蛮》中描绘江南春景美、人们生活美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2)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3)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5)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潮州、飐、薜荔、羲和、茅、迹、眠。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常被人们看成是伦理的消极原则(即否定性的原则),因为它似乎只是强调人“不要”做什么。其实,它暗含着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伦理原则:己所欲,施于人。孔子明确地把这种意思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说,自己想要站得住,就得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要使别人通达。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3)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弘毅、立、达、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月色清冷,衣物单薄、人情冷暖,尽管如此,诗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用“素衣化为缁”典故,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   
(3) 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6)《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又用“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作者报国从军的夙愿。
(7)《长亭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设问手法,先暗中写离别的具体时间,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使本来无所谓悲喜的自然形象因崔莺莺的感伤心情而染上离愁。
(8)《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2)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3)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4)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5) 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    
(6) 国脉微如缕    少时棋柝曾联句    
(7)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8)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骚、犹、逸豫、顷、著、柝”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情境式默写-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情境化新题(三)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宿舂粮  三月聚粮
(2) 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3)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舂、聚、窥、弗、阙、辅、津。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____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2)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3)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形:瓮、牖、枢、氓、己。(3)补充: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2021·辽宁大连市·高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极言人由青春到衰老的短暂。
2)南京姑娘在自家附近小水坑边拍摄到斑鸠、喜鹊常来栖息发呆的画面,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
3)王磐在《朝天子·咏喇叭》一曲中,活画了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再现了这样的场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2)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3)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词有:暮、啄、鹅。
4.(2021·重庆一中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界的山山水水为古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庄子在《逍遥游》中举生活中浅水负小草的例子来阐述道理,他写道:______________”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登山说理,表现远大政治抱负,他吟道:“___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更是以山水并举引发怀古之情,他写道:“______________
【答案】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覆”“坳”“芥”“缘”“缪”。
5.(2021·千阳县中学高三专题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琵琶诉衷情。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声仿佛冰下泉水,声音凝滞而不畅达。
2)《陋室铭》中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借以显示作者身份高贵和性情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旦严寒时节来临,其它花木都随之凋零衰败,只有松柏还能卓然挺立,孔子就有感而发,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 ”。这个感触的背后,流露的是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之情。
【答案】
(1)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2)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3)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涩、弦、凝绝、暂、鸿儒、凋。
6.(2021·江苏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人王锡爵评价归有光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诚如斯言,在《项脊轩志》的结尾,归有光写庭中那一株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短短两句,抚今追昔,悼亡之情,感伤低徊,悲从中来。
2)李白送别友人,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抒写离别之情;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有以浮云写离别之情,且化用《楚辞》中“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出上文“懒”和“迟”的根源,不仅体现了密丽浓艳的词风,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答案】
(1)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2)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3)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也”,“亭”,“矣”,“悠”,“浦”,“贴”,“襦”,“鹧”,“鸪”。
7.(2021·江苏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的《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中颜色错杂的特点,更赋山峰以人的神态,形象生动。
2)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辛弃疾《永遇乐》中一变而为“________”,在姜夔《扬州慢》中已然是“________”,可见战争之残酷。
3)古人常以音乐助兴宴饮。《望海潮》柳永在“________”之际欣然吟赏胜景;《琵琶行》中白居易送别友人之时因“________”而慨叹“醉不成欢”;而欧阳修却有不同见解,他在《醉翁亭记》中直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答案】
(1)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2) 烽火扬州路    尽荠麦青青    
(3) 乘醉听箫鼓    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绛、皓、驳、偻、荠、箫、弦。
8.(2021·广东河源市·龙川一中宏图学校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处作答)。
从孔子在川上感叹“逝者如斯夫”的那一刻开始,对宇宙无穷和生命短暂感慨,便成了中国文学不尽的母题。“_____________”(《短歌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用酒来发抒人生苦短之叹。王羲之“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清醒地认识到长生不老只是个神话,这与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异曲同工,充满无奈与悲凉。一向放达的苏轼荡舟长江,面对沧海一粟般的生命,也只能发出“_____________”(《赤壁赋》) 的喟叹。只有张若虚“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从澄明透彻、永恒的江月中悟到人类的永恒,才为中国文人找到了突破个体生命的限度而达宇宙永恒的一条情思寄托途径。
【答案】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书写:“固”“诞”“殇”“臾”“羡”。
9.(2021·四川成都七中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有多远,不得而知。但诗,其实就近在眼前。我们常说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是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六月那阵强而有力的疾风,托举起了鲲鹏__________”的壮阔身影;“_________”,浔阳江头的一丛花朵,渲染出分别时“醉不成欢惨将别”的萧瑟悲戚;胡天八月的那一场大雪,在岑参的笔下,如同“__________”般洁白美丽;而“__________”,一轮明月,成为了李白听闻王昌龄被贬后情感的寄托。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中国诗词可以将我们看到的事物进行生动地描绘,汹涌如苏轼笔下赤壁“__________”中的波涛,宏大如杜牧眼中“__________”的阿房宫。中国诗词就这样在千年之间记录着时光和感受,而当千年之后,物我两空之时,其实我们依然能够通过这些诗词去复原情感产生共鸣。而这就是中国诗词真正的魅力所在。
【答案】
(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枫叶荻花秋瑟瑟
(2) 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寄愁心与明月
(3) 卷起千堆雪 覆压三百余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抟、荻、瑟、覆。
10.(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其他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是一位躬耕陇亩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中,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去来兮辞》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克庄在《贺新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表达了他的人才观;人才济济,但必须在用人时不可严苛,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扁舟”不滞于物,从流飘荡,常引起诗人的感喟∶或有漂泊之意,或有悠然之感。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曾表达了类似的感慨。
【答案】
(1) 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2) 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3)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辰”,“植杖”,“耘耔”,“汉”,“带”,“渡”,“横”。
11.(2021·辽宁高三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寄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兼有《国风》“好色而不淫”和《小雅》“_________________”之长,断言“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的《六国论》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借古讽今,他提醒当时的统治者,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连六国都不如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像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中说的那样,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将有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但终究阻挡不了一江之水向东流。
【答案】
(1) 怨诽而不乱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 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诽、苟、毕、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到人尽其才,是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理想社会的和谐安定之美。
3)意象是诗歌中最基本的元素,诗人将若干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集的意象组合,可以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杜甫笔下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而在黄庭坚笔下,相似的意象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勾勒出壮阔疏朗的秋江月夜图。
【答案】
(1)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2)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简、喧、浣、澄。
13.(2021·河南周口市·高三其他模拟)名句默写
1)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以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名句是“_________”,同时借莲“_________”的特性,喻指君子美名远扬。
3)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源泉。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    
(3)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砺、利、淤、禁、竭。
14.(2021·江苏高三专题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强调学习要用心专一,从正面举例后,又从反面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2)《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拄杖出行,时不时抬头远眺,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色已晚,依然抚摸松树徘徊不已。
3)杜鹃,别名“子规”,被称为“天地间的愁种子”,《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杜鹃月下哀鸣,空谷传响,充满哀愁,让人更觉蜀道之难。
【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3)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蟹、螯、鳝、岫。
15.(2021·海南高三其他模拟)补写下列句子。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六朝因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皆成过往,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空贻后人凭吊之资。
2)孔子在《论语》中指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肯定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而韩愈《师说》中也用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学习的必要性。
3)“猿啼”,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歌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杜甫的“____________”,白居易的“____________”皆为千古名句。
【答案】
(1)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2)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衰”“凝”“孰”“猿”“啸”“鹃”。

                                    
资料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芦苇语文读书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网络搜集,免费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网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日志题目:名句 |​ 2021年高中语文新教材情境化新题 【资料编辑: Mr Chzi 发布时间: 八月 30, 2021文章归档:专题频道
Comment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