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 | 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金句、标题、评论素材

by Mr Chzi, 十一月 16, 2021
热点事件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作文角度

强调共同富裕;
强点核心价值观,推崇时代英雄;
强调文化,推崇创造性转述传统文化;
强调对外开放,推进命运共同体;
强调生态文明,推进生态保护;
强调科学理论、科技创新,重视科学创新,科技强国。

角度一、共同富裕  

精彩观点
打破城乡二元壁垒,促进共同富裕。  
弥合区域失衡鸿沟,促进共同富裕。  
构建合理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

名言金句  
1.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  
2.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史记》  
3.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4.以奋斗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发展路上,别忘了弱势群体,不让任何人掉队。
5.简而言之,所谓同步富裕是所有人以同样速度“齐步走”,同时抵达富裕;同等富裕是所有人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所谓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都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极易落入平均主义、“口惠而实不至”的泥潭。

——《半月谈》

优质标题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以奋斗为浪花,奔向共同富裕的大江大河》
《勤劳织就共同富裕图景》
《青春奋斗,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梦》
《高速发展路上,别丢下慢行者》
《共同富裕:历久弥新的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助力中国梦》
《让每个人金贵起来》
《愿每个人身上照耀平等之光》
《共同富裕成就社会新高度》
《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新注脚》

角度二、时代英雄

精彩观点
1.英雄壮举,源自坚定如钢铁的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  
2.英雄壮举,源自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虽九死其犹未悔。  
3.英雄的足迹,犹如夜空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前行之路。

名言金句  
1.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3.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优质标题
《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标杆》
《以行践诺,矢志报国》
《循道而行,担当正义》
《信念如磐,初心如故》
《汲取榜样的“非凡之力”》

角度三、科技强国

精彩观点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2.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3.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名言金句
1.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3.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

优质标题
《走进新时代“科学的春天”》
《科技与人文的协奏曲》
《开放与进步,相伴相生》
《世界听到开放合作的“中国最强音”》
《科技开放合作,才能互进共赢》
《科技强国,绝不可闭门造车》
《开放为科技创新插上翅膀》
《引才聚才,为科技爬坡添底气》
《文化自信:有底气方能致远》
《激荡科技强国的源头活水》
《改革开放的新一代“沉下去了解中国”》
《以开放之姿壮大科技“朋友圈”》
《抓创新不问“出身”》
《弘扬科学家精神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保护知识产权,让创新蔚然成风》

角度四、改革开放

精彩观点  
1.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  
2.共建“一带一路”,崇尚的是共赢。  
3.共建“一带一路”,传递的是希望。

名言金句
1.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2.开放共享,计利天下;服务贸易,气象万千。  
3.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

优质标题
《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
《携手推进全球治理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改革要常讲常新》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推进改革》
《打造改革的新高地》

角度五、文化自信

精彩观点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3.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名言金句
1.岁月失语,为石能言。(冯骥才)
2.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
3.不懂得传统的人正如没有地图的旅行者,不可能远行。(北岛)
4.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木心)
5.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7.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文化的根底处,发现千年一叹的回眸。(张涛甫)
8.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柴静)
9.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重回汉唐》)
10.站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上,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

优质标题
《文化兴盛,激活现代中国之魂》
《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文化自信似长河、高山、大海》
《腹有“文明”气自华》
《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
《莫将文化传承束之高阁》
《文化传承不能浮于表面》
《文化自信怎自信?》
《观文化昌盛,延传承火炬》
《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
《在文化原乡筑牢文化自信》
《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
《为文化传承插上翅膀》
《文化是我们的地基》
《寻找文化的根》
《植根文化沃土绽放创新活力》

角度六、生态文明

精彩观点  
1.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科学理念是实践指引。  
2.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团结合作是必由之路。  
3.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务实行动是重要保障。

名言金句  
1.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  
2.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从前,我们面向大海,便想起春暖花开,立于青山,便念起青山妩媚。如今,海洋依然宽阔,漂浮着的却是工业污染;天空依然高远,朦胧着的却是层层雾霾。
4.清晨步小径,阴阴似尘起,一天霾雾拨难开。一碧苍穹杳无迹,云高天阔成追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顺乎自然生,背乎自然亡,和谐共生,方能繁荣昌盛。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优质标题  
《要青山不改,愿绿水长流》
《利益在左,生态在右》
《平衡中共生,博弈中发展》
《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
《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绿遍世界,美在心间》
《“中国行”点亮“世界绿”》
《中国行动点亮“绿色未来”》
《“中国绿”为地球添生机》
《好日子就在青山绿水中》
《好生态带来好生活》
《减量生活,点亮生活》
《凝聚生态共识》
《让绿色包装生活》
《莫让生态体验变成生态破坏》
《经济发展需要一张生态名片》
《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
《打好蓝天保卫战,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展现绿色技术的力量》
《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作文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张报纸。结果发现,整个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但是,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这个新闻,你会怎么想?16年,好遥远啊,谁知道这16年里会发生什么?还有多少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就在此后的16年里,整个计划被严丝合缝、半点不差地执行着。2020年底,计划完成。有人认为,先制定计划,再分解任务,是实现目标的可靠途径。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议论具有针对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以远大目标确立人生航向

  “两弹元勋”邓稼先34岁时告别了他的妻子和4岁的女儿、两岁的儿子,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走进大漠荒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作出这样的人生选择?
  中国打赢扶贫攻坚战,啃下了最难啃的骨头;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九天揽月筑梦航天。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是目标的力量。
  目标是一个“总开关”,有了目标,奋斗才有方向,人生才有航向。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以远大目标确立人生航向,青春才有持久向上的力量。
  青年追求的人生目标关乎国家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远大目标、坚定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白山黑水之间,以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铸就拓荒丰碑;“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印记”,人们发现这支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3岁,“80后”“90后”已经成为航天尖兵。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气与志气,以使命和责任,怀揣远大目标,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了磅礴的青春力量。
  对于个人而言,有没有远大目标,能不能志存高远,也决定着青春的成色与分量。有远大目标、有鸿鹄志向,才能去努力、去奋斗,在人生的航线上少走弯路、不走歧路。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世界会为知道去哪里的人让路,而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都可能是逆风。
  人生目标,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抬头看天,离不开低头看路;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打开“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榜单,从帮助见义勇为者照顾家庭,到以劳模精神打造养老护理品牌;从世界技能大赛勇夺冠军,到带领村民走出贫困……这些青年榜样,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融入日常的一举一动中,融入每一次选择与每一份坚守之中。他们的行动,就是他们人生目标的最好的注解。
  当每一份青春的力量,都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汇流之时,就必将成为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惟愿每个青年都树立远大目标,目光望向未来、坚定走向明天,惟愿每个青年都向上,助力中国向上、民族向上、世界向上。

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人民日报11月15日评论员文章: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经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决议》精辟概括的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顽强奋斗、不懈奋斗,我们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书写新的恢宏篇章,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来源:新华社

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人民日报11月16日评论员文章: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对于全党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的理念和思想。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网络搜集,免费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网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日志题目:素材 | 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金句、标题、评论素材 【资料编辑: Mr Chzi 发布时间: 十一月 16, 2021文章归档:写作频道
Comment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