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 | 2022年「当代青年」人物素材精选
by Mr Chzi, 五月 31, 2022
《人民日报》「当代青年」人物素材
2月15号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在一众“神仙打架”中力压群雄,一鸣惊人,终于获得金牌。尤其是第二跳,苏翊鸣内转1800抓板堪称完美,拿下93分的超高分,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 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他在2月7日的比赛中曾摘得一枚银牌,但比赛的裁判尺度引发了广泛讨论。在拿下银牌后,他说“与偶像同时站上领奖台,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在打分争议出现后,苏翊鸣教练佐藤康弘通过公开信表示,他和苏翊鸣理解实时打分的困难性,恳请公众终止批评。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大度与善意。 正如评论所说,真正让他光彩夺目的,不只是奖牌本身,更是那种对冰雪运动的纯粹热爱和笑对胜败的迷人品格。
当谷爱凌脚踏印有中国龙图案的滑雪板,从大跳台一跃而起的时候;当她完成1620度转体,轻松自如、平稳落地的时候,她已经注定成为这场盛会最热的焦点。今年的冬奥,关于谷爱凌的一切,成了各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2022北京冬奥会让谷爱凌走入了亿万公众的视野,大家都夸她是天才,但她并不喜欢这个标签。事实上,比起天赋,她的努力更弥足珍贵。大家都知道谷爱凌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滑雪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之一,为了不耽误学业,她只能利用周末进行练习。训练时间少,强度就必须高,“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一直训练,只有在缆车上才能休息一会,顺便把吃饭问题解决”,“从家到训练场有4小时车程,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睡觉,换衣服,吃饭。” 谷爱凌的成功再次证明了那句话——要想看起来毫不费力,你必须拼尽全力。
3.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坚守自己的“星辰大海” 2020年高考揭榜,以676分获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钟芳蓉,决定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这样的高分,却报考考古这样的“冷门专业”,引发了网友热议:“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考古,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 钟芳蓉回应网友称: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得知此事后,为表达对钟芳蓉的祝福和希望,特意给她寄去了自己经历写成的一本书,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念书。” 择一事,终一生。“北大考古女孩”的选择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年心中的“星辰大海”。
2010年,年仅14岁的曹原参加了高考,并以理科699分的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年仅18岁时他就进入了麻省理工物理系进修。在进修的过程中,曹原一直在进行石墨烯超导研究,2017年他成功地进行了超导实验,解决了困扰学术界一百多年的难题。2018年在世界有名望的杂志之一《自然》上发表了2篇相关的论文,轰动了学术界。很多报道还认为他可能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曾向曹原抛出了橄榄枝,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美国的“绿卡”,这一举动也等于放弃了美国“绿卡”带来的诸多好处,但他并不觉得遗憾,甚至还说道:绿卡算什么,我是中国人,我要回中国。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 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帮助下,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江梦南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怀着“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学术志向笃定前行。 “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励志女孩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以异于常人的坚韧人生“感动中国”,而她的事迹,也会激励更多处于低谷的人逆风前行,改变人生。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 宁洒热血,不失寸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的千古担忧,我们在新时代千千万万的陈祥榕身上找到放心的答案。
7.“全民小儿子”李文龙的“大局观”【冷门素材,不易撞车】 今年冬奥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组决赛,在三名中国选手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和匈牙利的刘少林、刘少昂兄弟之间展开。这场比赛,武大靖和任子威都是争金的主力,在战术安排上,为了确保中国队的这枚金牌,李文龙在整个过程一直都在默默守护队友,打好“辅助”位置。 速滑的赛场上,每一秒都可能发生意外,决赛中首先冲线的刘少林被判犯规取消成绩,干净利落完成比赛的任子威、李文龙顺利拿到了金、银牌。首次参加冬奥会就收获一枚银牌,李文龙的成绩令人欣喜,这与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良好的心态分不开。 踏上冬奥会赛场的运动员,无疑都有一个金牌梦。令人敬佩的是,为了保证中国队的这枚金牌,李文龙甘当“配角”。解说员王濛亲切地称他为“全民的小儿子”,对他坚决贯彻战术,甘为人后的大局观十分赞赏。
人生的延长线,不是只画一天、一月、一年,而是要天天画、月月画、年年画。不是只画一阵子,而是要画一辈子。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志得意满、一帆风顺的顺境,也会有遇到挫折、一言难尽的逆境。哲人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在鲜花和掌声中不飘飘然,在困顿和挫折中不凄凄然,拥有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进取心,从成功中走出来的平常心。“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不忘初心,就能在变动不居的岁月中,保持脚步不停歇,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力,在砥砺奋进的路上永不停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的价值取向,往小了说,决定了其个体成长路上的高度和成就,往大了说,更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风尚。正如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对青年来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个人生路上“第一粒扣子”必须要扣好,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特别是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激烈碰撞,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强化人生定力,做到稳重自持、从容不迫、坚定自信。 曾经有人认为,“90后”“00后”是娇滴滴的,然而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年轻的医务人员写下“不计报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的请战书,奋勇冲锋;2020年入汛后,全国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年轻的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持续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钢铁之堤”;脱贫攻坚激战正酣之时,年轻的扶贫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面对一个个困难、考验,广大青年不怕苦、不畏难,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1、第08期 | 青春美文:奋斗的青春最美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网络搜集,免费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网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日志题目:第17期 | 2022年「当代青年」人物素材精选 【资料编辑:
Mr Chzi 发布时间:
五月 31, 2022文章归档:
评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