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话题
1.富强民主,繁荣昌盛
2.和平统一,稳定发展
3.中国智慧,中国贡献
4.依法治国,国泰民安
5.家国情怀,历史荣光
6.责任担当,奋斗拼搏
精彩标题
1. 白云过山峰 明珠焕新彩
2. 廿五载香江奔涌,共前行紫荆花艳
3. 时光流转,紫荆明艳
4. 洗尘霾穿越风云,看香江再写华章
5. 廿五载香江奔涌,共前行紫荆花艳
6. 香港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7. 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
8. 相信香港,相信国家
9. 山海重辉,同心同行
10. 迈步跨过深圳河,此心归处是吾乡
11. 你好,香港
12. 东方之珠绽放耀眼中国红
2、《焦点访谈》 20220702 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金句集锦
1. 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适用话题:未来 青春 历史 国情)
2.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爱国情感)
3. 同留在海港,同聚焦于前方,在这机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地锻炼。(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未来希望 机遇挑战)
4. 就像母亲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国也最懂我们,尽全力帮助我们。(适用话题:感恩 爱国 后盾 温暖)
5.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紧紧相连。当你对国家、对历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深刻地领会这个道理。(适用话题:家国一体 命运与共 鉴往知来)
6.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适用话题:民族自豪 和平文明 历史节点 责任担当)
7. 嘉宾观礼者数千人,国旗区旗高扬,欢声雷动,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山海重辉,诚划时代之壮举也!(适用话题:民族复兴 历史节点 中国形象)
8.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适用话题:国之根本 人民意愿)
原创试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寻梦者启程起跑线,在这狮子山下冲线,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历经风雨见彩虹、携手同心向前进的共同心声。走过二十五载,香港拨云见日,再次扬帆起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想和启发,请结合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携手寻梦,同心向前》
《祝福香港,祝福祖国》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香港岛的割让,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屈辱。1949年10月1日,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香港同胞也在维多利亚港口升起了五星红旗。“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紧密相连。“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一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呐喊穿越历史烟云,激荡民族复兴之路。
百年香港史,激荡国人心,身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里,你有哪些话要说,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你我血脉相连,共书民族史诗》
《铸魏巍长城,护民族复兴》
精彩时评
1. 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能看到,香港回归后,全体居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空间大大拓展,享有的民主权利前所未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取得了全方位的重大成就。尤其是针对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的阻挠破坏,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局面不断巩固,局势不断向好发展,推动香港民主发展重回正轨。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充满自信,对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充满自信。我们坚信,“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成功,并提供民主实践的新范例。 (适用话题:民主发展 道路自信 鉴往知来 中国智慧)来源:人民网 2.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制度韧性,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并且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的根本保障。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既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管理好、建设好,也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并把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实际情况的民主建设好、发展好。“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前景光明,民主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如今,香港特别行政区正迎来拨乱反正、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选举制度的完善,“爱国者治港”的局面将更加稳固,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适用话题:民主发展 道路自信 繁荣稳定 面向未来)来源:人民日报
3. 25年来,国家发展为“香江传奇”提供坚强后盾,香港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独特贡献。历史一次次证明,祖国始终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坚强后盾,更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大底气。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展望未来,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团结带领广大香港同胞,在“一国两制”方针正确指引下,结合“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谋划和推进香港长远发展,共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共谱“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篇章。 (适用话题:制度创新 道路自信 国家力量 未来发展)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4. 共享伟大荣光,共担历史责任。在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的打拼中,背靠祖国的支持,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续写新时代香江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力量。 (适用话题:历史责任 国家力量 民族自尊 时代召唤)来源:央视网
5. 千山一脉,万水同源,香港的历史,已经汇入祖国发展进步的大江大河。现在,全体中华儿女正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香港新起点与国家新征程相交汇,必将迸发巨大能量。当我们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那时的香港必将成为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新的东方之珠。这是香港同胞的美好期待,也是祖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面向未来,让我们坚定这样的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致力民族复兴,我们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面向未来,让我们葆有这样的历史自觉——增强国家意识,涵养家国情怀,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面向未来,让我们保持这样的历史主动——读懂历史的大逻辑、融入国家的大叙事,顺时而为,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适用话题: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 民族复兴 家国情怀)来源:人民日报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节选)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节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张之洞(清)《创设储才学堂折》(节选)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作文题中的三则材料旨在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方向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稍有不同。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需综合三则材料的含意,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有机联系,不可有所偏废。
第一则材料明确指出国家与个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前途命运之外,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复兴也必须以个人的奋斗作为有力支撑。
第二则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的中国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在这最好的时代,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激励我们投身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比前两则材料,第三则材料立足于考生,联系考生的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既指出个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引导考生找到两者之间联系的切入点。历史变迁,时代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该如何做?要想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复兴,就需要将理想的实现落实到日常的踏实学习之中。
三则材料的含意虽较为明确,但考生必须对三则材料的含意做整体观照,形成有机关联,实现行文逻辑的自然合理过渡。避免只关注“国家发展”“个人成长”“勤奋学习”等关键词,选择其一或其二,不谈关联或者关联生硬。行文过程中,也应避免空洞议论,如能将考生这一身份在新时代中的独特生活体验和感受写入文章中,则更佳。
【参考立意】
1. 寒窗苦读,逐强国之梦。(强调刻苦学习的更高意义,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复兴竭尽全力。)
2. 中国少年,书山为径,吾辈当自强。(突出当代青年迎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个人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踏实求学,为祖国发展蓄力。)
3.兴教促学,育人富国。(从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落笔,指出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突出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激励青年学子珍惜光阴,日益精进。)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起祝福香港
今早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仪式上,悬挂着国旗和区旗的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飞过维多利亚港上空,消防处灭火轮在维港海面喷洒水柱敬礼。——@央视新闻
适用话题:香港回归、祝福香港
金句集锦: 1. 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适用话题:未来 青春 历史 国情) 2.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爱国情感) 3. 同留在海港,同聚焦于前方,在这机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地锻炼。(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未来希望 机遇挑战) 4. 就像母亲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国也最懂我们,尽全力帮助我们。(适用话题:感恩 爱国 后盾 温暖) 5.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紧紧相连。当你对国家、对历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深刻地领会这个道理。(适用话题:家国一体 命运与共 鉴往知来) 6.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适用话题:民族自豪 和平文明 历史节点 责任担当) 7. 海内外各国嘉宾观礼者数千人,国旗区旗高扬,欢声雷动,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山海重辉,诚划时代之壮举也!(适用话题:民族复兴 历史节点 中国形象) 8.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适用话题:国之根本 人民意愿)
时评汇编 (一)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央视网2022年06月30日 18:33 “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6月30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乘专列抵达香港,在高铁香港西九龙站欢迎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充满感情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香港回归以来的非凡历程,饱含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关爱,并对“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未来寄予厚望。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1997年到2022年,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经济蹄疾步稳,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持续巩固,各项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740多万香港同胞从未像今天这样信心满满、昂扬奋进、步履坚定。 香港25年发生的巨变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必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部署,夯实了香港发展新基础,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取得了新经验、实现了新发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有伟大祖国做坚强后盾,香港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要牢牢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继续推动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制度在发展实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主动融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抓住内地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开辟新天地,共襄祖国伟大复兴盛举;要凝聚“求稳定、谋发展”的社会共识,珍惜目前香港繁荣稳定的发展势头,在“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旗帜下,汇聚共创未来的合力,同为香港开新篇。 紫荆花盛开,香江永奔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香港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二)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央视网 2022年06月29日 12:33 血浓于水、同气连枝,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25年前,香港回归,步入同国家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大道。回归后,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今天,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活力香港朝气蓬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25年间,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波谲云诡,但祖国的支持始终未变。从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祖国都有求必应、果断帮助,帮其化解问题、渡过难关。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祖国强大了,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更足了,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更多了。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支持香港机场建设第三跑道,加强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祖国一直为香港保驾护航。 “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依托祖国的强大支持,今日香港关山飞渡、行稳致远。这是对“一国两制”生命力、创新力的最生动诠释。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不仅保持原有特色和自身优势,更链接了祖国内地的优质资源,搭乘上发展“快车”,提高了参与度,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这是新时代中国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充分彰显,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有力证明。 新征程前景广阔,新时代大有可为。香港要继续充分发挥独特优势,顺时而为、乘势而上,登高望远、聚力发展。一方面,要找准自己角色,校准自身定位,发挥特长,持续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另一方面,要更加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大局,同内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抓住内地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深化经贸、科创合作关系,深化并扩大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不断开发新的增长点,促进本地创新创业,实现长远发展。 强大的祖国,是香港最坚实的依靠;祖国的强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奋斗。香港背靠祖国,受益于国家发展,也要致力于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香港各界人士要弘扬爱国爱港传统,继续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在“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和“前海方案”等重点规划建设中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共享伟大荣光,共担历史责任。在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的打拼中,背靠祖国的支持,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续写新时代香江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力量。 (三)谱写香港发展由治及兴的新篇章 央视网 2022年06月28日 15:06 香江奔流,激荡着向前的力量;紫荆绽放,绘就出繁荣的盛景。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已有25年。时序更替中,“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历经风雨见彩虹,今日之香港,活力之都的魅力风采照人,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5年来,在中央政府有力支持下,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持续巩固,科技创新如火如荼,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高度关注香港发展,始终关心香港同胞福祉。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到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从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相继落地,从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到出台各种教育、医疗、金融等便利措施服务,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辟了新时代“一国两制”发展新境界,为香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实践充分证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离不开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香港特区政府和广大香港同胞的砥砺奋进、团结自强。当前,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香港国际化程度高,这既是优势,也令香港深受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影响。香港特区政府如何更好地满足香港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继续推动香港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早已指明了航标:“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香港发展谱写新篇章的根本指引。 25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是对此最生动的注脚。“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在“一国”基础上,实现“两制”关系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不断应对和化解新情况、新挑战。 今天,中华民族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背靠强大的祖国,香港要抓住机遇,把发展的“蛋糕”做大,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桥梁作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同内地、澳门互利合作;要把发展的“蛋糕”分好,持续改善民生,在破解民生难点和深层次矛盾上打开突破口,让少年快乐成长、青年施展才能、壮年事业有成、长者安度晚年,切实提高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着力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和自信,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以及“一国两制”的认识。 奋斗廿五载,今朝再腾飞。我们坚信,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具有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灵活应变精神的香港同胞一定能展现新作为、再创新辉煌,续写狮子山下发展新故事、稳定繁荣新传奇!
1. 祖国和香港的未来,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点历史,多了解点国情。(适用话题:未来 青春 历史 国情)
2.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爱国情感)
3. 同留在海港,同聚焦于前方,在这机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地锻炼。(适用话题:家国情怀 未来希望 机遇挑战)
4. 就像母亲最懂自己的孩子,祖国也最懂我们,尽全力帮助我们。(适用话题:感恩 爱国 后盾 温暖)
5.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紧紧相连。当你对国家、对历史了解越多,就越能深刻地领会这个道理。(适用话题:家国一体 命运与共 鉴往知来)
6.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适用话题:民族自豪 和平文明 历史节点 责任担当)
7. 嘉宾观礼者数千人,国旗区旗高扬,欢声雷动,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山海重辉,诚划时代之壮举也!(适用话题:民族复兴 历史节点 中国形象)
8.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适用话题:国之根本 人民意愿)
原创试题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寻梦者启程起跑线,在这狮子山下冲线,愿这香港同心一起创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推出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歌曲《前》,唱出了香港市民历经风雨见彩虹、携手同心向前进的共同心声。走过二十五载,香港拨云见日,再次扬帆起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想和启发,请结合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携手寻梦,同心向前》
《祝福香港,祝福祖国》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香港岛的割让,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屈辱。1949年10月1日,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香港同胞也在维多利亚港口升起了五星红旗。“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紧密相连。“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一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呐喊穿越历史烟云,激荡民族复兴之路。
百年香港史,激荡国人心,身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日子里,你有哪些话要说,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精彩标题】
《你我血脉相连,共书民族史诗》
《铸魏巍长城,护民族复兴》
精彩时评
1. 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能看到,香港回归后,全体居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空间大大拓展,享有的民主权利前所未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民主发展取得了全方位的重大成就。尤其是针对反中乱港分子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的阻挠破坏,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局面不断巩固,局势不断向好发展,推动香港民主发展重回正轨。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充满自信,对发展符合香港实际的民主制度充满自信。我们坚信,“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成功,并提供民主实践的新范例。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如今,香港特别行政区正迎来拨乱反正、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和选举制度的完善,“爱国者治港”的局面将更加稳固,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必将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绽放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3. 25年来,国家发展为“香江传奇”提供坚强后盾,香港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独特贡献。历史一次次证明,祖国始终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坚强后盾,更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大底气。中央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从没有动摇,更不会改变。展望未来,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团结带领广大香港同胞,在“一国两制”方针正确指引下,结合“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谋划和推进香港长远发展,共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共谱“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篇章。
4. 共享伟大荣光,共担历史责任。在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的打拼中,背靠祖国的支持,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广大香港同胞,一定会同全国人民一道,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续写新时代香江传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力量。
5. 千山一脉,万水同源,香港的历史,已经汇入祖国发展进步的大江大河。现在,全体中华儿女正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香港新起点与国家新征程相交汇,必将迸发巨大能量。当我们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那时的香港必将成为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新的东方之珠。这是香港同胞的美好期待,也是祖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面向未来,让我们坚定这样的历史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致力民族复兴,我们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面向未来,让我们葆有这样的历史自觉——增强国家意识,涵养家国情怀,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面向未来,让我们保持这样的历史主动——读懂历史的大逻辑、融入国家的大叙事,顺时而为,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节选)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节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
——张之洞(清)《创设储才学堂折》(节选)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中的三则材料旨在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方向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稍有不同。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需综合三则材料的含意,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有机联系,不可有所偏废。
第一则材料明确指出国家与个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前途命运之外,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复兴也必须以个人的奋斗作为有力支撑。
第二则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的中国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在这最好的时代,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激励我们投身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比前两则材料,第三则材料立足于考生,联系考生的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既指出个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引导考生找到两者之间联系的切入点。历史变迁,时代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该如何做?要想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发展复兴,就需要将理想的实现落实到日常的踏实学习之中。
三则材料的含意虽较为明确,但考生必须对三则材料的含意做整体观照,形成有机关联,实现行文逻辑的自然合理过渡。避免只关注“国家发展”“个人成长”“勤奋学习”等关键词,选择其一或其二,不谈关联或者关联生硬。行文过程中,也应避免空洞议论,如能将考生这一身份在新时代中的独特生活体验和感受写入文章中,则更佳。
1. 寒窗苦读,逐强国之梦。(强调刻苦学习的更高意义,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复兴竭尽全力。)
2. 中国少年,书山为径,吾辈当自强。(突出当代青年迎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个人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踏实求学,为祖国发展蓄力。)
3.兴教促学,育人富国。(从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落笔,指出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突出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激励青年学子珍惜光阴,日益精进。)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一起祝福香港
今早2022年7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仪式上,悬挂着国旗和区旗的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直升机飞过维多利亚港上空,消防处灭火轮在维港海面喷洒水柱敬礼。——@央视新闻
适用话题:香港回归、祝福香港
金句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