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英雄者,乃胆识过人、聪明智慧、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汉代文学家刘劭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拥有载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世人对其无不敬畏;英雄者,深明大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但是,无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其本旨都离不开“国“民”两字,头顶正义、肩扛民族、手托国家是英雄永恒的担当。英雄是时代的辉煌、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荣耀、民族的偶像。
英雄不论成败、不问出处。在抗击外来侵略时,民族英雄是为捍卫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抗争的人;在民族和平发展变革时,民族英雄是为本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们建立的不朽功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为之共同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团结各族人民。”“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能自救。审视现在,全党要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也必须牢记,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在关乎选择、担当和道义的时刻,他们看到不少闪光的个人和群体,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他们拾起的几个名字,成为非常时期的“全民偶像”。如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如陈薇,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冲锋向前。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每天像你我一样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危急时刻,换上行装奔赴现场,不计任何报酬,经常演绎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不是美国电影里的超级英雄,而是各行各业的平民英雄。英雄,乃中国之脊梁。英难观,决定民族的未来。首先,不一定非得是战争时才有英雄。一切为 国为民,敬业奉献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平凡的人亦可成英雄。这也是本文观点的亮点和深刻之处,重新定义新时代下的英雄。其次,敬重英难应是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态度。“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的讲话,堪称经典,值得深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有人说,一 个民族的未来会怎样,就看他现在崇拜的是什么样的英雄。“平凡英雄”构筑精神基座
来源:人民时评 作者:盛玉雷
新时代的英雄,可能是亲密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大话西游》里的一句动人台词,用有那么一点“草根”的语气,道出了现代青年对英雄形象的一种理解。
【提出观点:平凡人就是新时代的英雄】
“英雄者,国之干。”一直以来,英雄是一种偶像般的存在。或如曹操刘备青梅煮酒的论断,“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或如刘劭在《人物志》中的品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时至今日,无论是荧屏上的英雄赞歌,还是市井巷陌的口耳传颂,英雄们的形象也常常还是那么“高大上”,传奇经历扣人心弦,光辉形象伟岸挺拔。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这些大英雄们的光彩夺目,但能站在历史聚光灯下的,毕竟是少数。支撑起整个时代的,其实是更多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
在辽宁沈阳,4位外卖小哥在晚饭送餐高峰期,追随并护送一位突然病发的老人,用3个多小时的陪伴,温暖了寒冷的冬日;在安徽蚌埠,“80后”特警张劼“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浑身被火仍紧紧抓住嫌疑人,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可能的爆炸;在天津武清,“金孔雀”余旭用整个青春奉行了军人的使命,诠释了一个叫作蓝天的信念;在安徽合肥,43岁的女儿陆勤霞从背后紧紧抱着父亲,将父亲的脚垫在自己的脚背上,用这种方式,满足瘫痪父亲出去溜达的愿望……或勇敢,或孝顺,或执着,或善良,正是这样一位位平民英雄,让温情得以传递、和谐得以凝造、和平得以维系。
【对比论证,将古代与现代对“英雄”的内涵进行对比,再次凸显观点:平凡人就是新时代的英雄】
在电影《火锅英雄》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是一个失败者,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普通人眼中的英雄,不一定要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也不一定要如“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那般灿烂夺目。可能只是一个略显萧索却顶天立地的背影,可能只是一句略显简单但正义凛然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段略显寻常却执着坚定的守候,可能只是一次危急关头时挺身而出的果敢,都赋予普通人英雄的高贵,让那些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散发出英雄的光芒。英雄的标准并不是所谓“成功”,而是依赖那感人肺腑的力量、牵动人心的震撼和发自内心的选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暖人的细节,丝毫不逊于过往任何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可能是亲密的邻居亲友,可能是陌生的路人过客,可能一身尘土、一脸朴实,但他们用寻常的言行、真挚的情感,书写了属于当下、属于我们的英雄史诗。这才是最真实的、最动人的“真人版”英雄。
【论述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的英雄】
在时间的长河中,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故事也从未有过尽头。用心去感受平民得以成为英雄的气质,用爱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你的人,应当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有的“英雄梦”。
【发出呼吁,致敬英雄,表达愿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肆虐,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在武汉关闭公共交通的当天,多个志愿服务群同时成立,上千名民间车主加入了志愿车队。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帮助运送物资,成为武汉特殊时期的“摆渡人”。“不是不怕感染,停了,医护人员怎么上班?”车主朴素的话道出这群志愿者义无反顾的力量来源。为海军医疗队驻地食堂做饭的4名退伍军人志愿者,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在火神山医院,首批物业志愿者连夜开展保洁开荒工作;武汉街头参与物资运送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经手的货物多达100余箱……不惧风险、不计回报,用热血和赤诚守护脚下这片土地,为的是守到春暖花开、山川无恙。志愿者的参与,社会力量的支持,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朋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政府的力量构成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但网格的经纬之间难免存在罅隙,这时候就需要社会的自发力量进行必要补充。从深入到具体社区的社工,到守护在村口的村民,再到给隔离人员配送蔬菜、生活用品的志愿者,普通人都能发光发热,就能让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络织得更牢更密。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危难关头,守望相助的力量正在汇聚。在支援武汉的公益歌曲《坚信爱会赢》的MV中,一副画面戳中无数人的泪点:很多护士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脸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血印。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爱的力量亦会“一灯燃而千灯明”。北京5岁小朋友都颖心和父亲都晓杰共同创作了一幅白衣天使的插画,每一笔都传递着崇高的敬意——“这个世界不存在超级英雄,不过是闪着亮光的普通人”。快递小哥、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各行各业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笃定“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疫情,我们共同的期望是平安”,构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普通人的坚守与奉献托举着回家的路。2月2日,纪录片《我在19公里处等你》正式上线,讲述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团圆故事”。大年三十,一个平凡铁路工作者李三保又没能回家,他与妻子女儿短暂相聚,那座设有“K19”公里标的桥见证了李三保的全家福,感动了无数网友。从确保道路通畅的“轨道医生”“铁路蜘蛛侠”,到雪域高原巡逻戍边的战士,再到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有人回家,就有人守护回家的路;每个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能形成相互依偎、彼此支撑的强大力量。最近,话题“你守护大家,我守护你”微博阅读量超过4.5亿次,人们在致敬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们同时,也以各种方式在线上线下发一份光和热。没有什么比爱和希望更有力量,14亿人心手相连,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这个冬天固然寒冷,但我们相信,春天已经在来的路上。“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抱薪者须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湖南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牢记中央领导的殷殷嘱托,把最响亮的掌声和最深切的关怀、慰问送给一线医护人员,用有力的行动支持前方,给予了“医疗湘军”巨大的鼓舞和力量。(2月23日《湖南日报》)“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最危险的操作,他们没有退却;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接力坚守;最好的救治方法,他们昼夜摸索……这些医护人员就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最勇敢的白衣战士,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医者仁心”,我们理当对他们给予更多更温暖的关心关爱,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正是对抗疫医护人员最好的致敬和尊重。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在抗“疫”一线工作任务重、感染风险高、工作和休息条件有限、心理压力大,但他们无怨无悔地投身战“疫”,就是为了牢牢守住患者的生命线,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抗疫医务人员的保护、关心、爱护,加强对支援湖北及黄冈医疗队的服务保障,从物资保障、人文关怀、轮岗休整、精神鼓励、补贴补助、解决家庭后顾之忧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强大战斗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倾力壮行色,战士气益豪。大疫当前,广大医务人员用责任担当责任,用生命守护生命,不惧风险、忘我工作,夜以继日、连续奋战,而家里赡养老人、照顾子女等事情只能托付给他人。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在战斗,湖南省卫健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相关医院从政策措施、物质保障到家庭关怀等方面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让他们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不仅增添了一种职业荣誉感和战斗力量,而且通过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有力推动尊医重道成为社会的普遍价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医务人员留给我们最多的是感动,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触、可感、可亲,最能勾起民众的朴素情感和心灵的广泛认同。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医务人员保持战时状态、尽锐出战,也越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用心用情用力呵护他们,大到防护服、药品、营养品等各类医疗物资的保障,小到一句“加油”“平安归来”的暖心问候,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社会对广大抗疫医务人员的致敬和尊重,全身心投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最终得益的是整个社会。 近日,一则“2019感动你我的平民英雄”盘点短视频让人心头暖意融融。视频中,有勇救落水老人的外卖小哥,有飞奔关停电梯救人的大学生志愿者,有奋力追赶并刹停失控大货车的司机……他们没有多少掷地有声的豪言,有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名字,但这些平凡的善行义举,却诠释出“伟大”二字的内涵。 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革命战争年代,为建立新中国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的是英雄;和平建设时期,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是英雄。力挽狂澜、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英雄;见义勇为、于危难中助人一臂之力的也是英雄。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利他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是英雄的共性特征。 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在平凡中做出感人举止的平民英雄,同样值得我们点赞。当面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的追问时,他们往往回答“当时也没怎么多想”;当危险过后,他们也会觉得“回头想想还有些后怕”;但当问及“再次发生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时,他们还是会坚定地表示“遵循内心的选择,迎难而上”……他们如此平凡,仿佛和我们比邻而居,却因为心灵的闪光,让人钦佩。 这些平民英雄,更便于我们学习。他们犹如夏夜中的点点繁星,虽不如当空皓月那么夺目耀眼,可是一旦数量众多,一起熠熠生辉,就能汇成璀璨的星空。一个个平凡的人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能点亮更多人心中的明灯。 发掘内心的善念,勇敢诉诸行动,我们就成了他们。无论是大雨中守护在井盖口的小学生,背起蹒跚老人过马路的年轻小伙,还是苦劝轻生女子的出租车司机,他们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深藏在人性深处的善心,转化成了外在的善行。只要去做,人人都是雷锋。是的,不管是一次投身公益的志愿行动,还是一次不记名的默默捐款,抑或是对素不相识陌生人伸出的一次援手,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都能在平凡中造就伟大。 英雄,不过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让我们一起,立足平凡,争做英雄。 近日,一则“2019感动你我的平民英雄”盘点短视频让人心头暖意融融。视频中,有勇救落水老人的外卖小哥,有飞奔关停电梯救人的大学生志愿者,有奋力追赶并刹停失控大货车的司机……他们没有多少掷地有声的豪言,有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名字,但这些平凡的善行义举,却诠释出“伟大”二字的内涵。(12月25日《人民日报》) 这是一个由亿万凡人组成的当今中国。十四亿人,五十六个民族,三百六十行,天南地北,五湖四海,这是中国社会组成的架构。亿万平凡人生活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是避让的司机,是山乡的教师,是大漠戈壁的科研工作者,是征战赛场的运动健将……在十四亿的人海里,在倡导公平的当代中国,你我皆凡人。 英雄出自凡人。远离战火纷飞的时代,英雄壮举不常见,因为不太需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时代没有英雄,是他们隐藏在芸芸众生中,但该出手时就出手。飞奔关停电梯救人的大学生,大雨中守护井盖的小学生,苦劝轻生女子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并没有像电影片段里那样的闪亮登场,而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仗义出手,他们就是英雄,与凡人的切换仅需分秒的时间。 人人可成英雄,只要心中有担当。没有人时刻准备着做英雄,但我们有时刻准备着助人救人的心。在当代中国,这是常态,也就意味着,人人皆可成为英雄。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心中有了担当,在一定条件下,凡人变英雄才能变成现实。远赴山村的支教者,坚持把知识的种子洒向贫瘠的土壤;远在边疆的人民子弟兵,冰天雪地,海浪呼啸,坚持站好每一班岗。有责任、有担当,关键时候靠得住,便是人民心中可敬可爱的英雄。 凡人善举托举中国。一个民族要有血性,人要有担当,懂得爱和温暖,这样的民族才能立得住,也才有未来。中国之发展、腾飞、复兴,要靠亿万凡人托举,用他们深藏于心的善意,用他们毫不吝啬的善行,一次次把人扶起来,一笔笔默默的捐助,一件件温暖人心的小事,积少以成多,便能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托举起蓬勃向上的中国。 中华民族素来崇尚英雄,具有英雄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胸怀天下、志在经世济民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身上彰显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气韵。煌煌中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可胜计,他们仿佛历史天空中璀璨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令无数后来人慨然喟叹。 回望历史,中华民族的英雄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以自己的坚守、奉献、牺牲成就了惊天泣地的壮举,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我们这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注定不会平凡,不会在艰难困厄中踯躅沉沦。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外有强敌侵略,主权日丧;内则军阀林立,匪恶猖獗。国家一盘散沙,内战连连;人民饥寒冻馁,饱受欺凌。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决不畏惧屈服,纷纷在危难中勇敢奋起。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苦苦探索,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更是英雄辈出。 红旗会豪杰,誓将顽敌灭。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汇聚在党的旗帜下。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战胜了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千难万险,干出无数英雄事业。董存瑞、黄继光、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黄大年……每当忆起这些为了国家和人民而奋不顾身的英雄模范,就仿佛看到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执着前行,仿佛听到一颗颗炽热的红心在怦然跳动,就不能不为其忠魂毅魄、英雄气概而动容变色、心生崇敬。 不久前,电视片《故事里的中国》讲述了党的地下工作者李白同志的壮烈事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李白同志在与党中央电讯联络过程中,因国民党特务机关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直至被杀害也未向敌人泄露半点秘密。他的最后一封电报化作夜空里“永不消逝的电波”。节目中,当最后一次接收李白消息、如今已到耄耋之年的报务员苏采青向夜空发出电码“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荧屏内外许多人都不禁热泪盈眶。正是无数人民英雄不甘国家贫弱的一腔热血、为了民族复兴的壮志豪情,汇聚成一股充塞天地、至大至刚的精神力量,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前进,走向繁荣富强。 历揽古今英雄事,长向先烈借火薪。“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越是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越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出自己的成绩。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新时代也必将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书写新时代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