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 神州十三号(翟志刚、王亚平)返回

by Mr Chzi, 四月 17, 2022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刚刚,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落地后接力报告“感觉良好”!

适用话题:

1.爱国奉献 中国形象

2.创新探索 终点起点

3.青年偶像 人生价值

4.科学精神 航天之路

5.和平发展 开放自信

6.民族复兴 铭记历史 

7、 中国航天“三大”精神

a.“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b.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c.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8、适用话题

爱国奉献 中国形象      创新探索 终点起点      青年偶像 人生价值     

科学精神 航天之路      和平发展 开放自信      民族复兴 铭记历史

担负使命,承载梦想     遨游浩瀚,逐梦九天     探索未知,延续传奇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遨游浩瀚,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精彩标题:

1.太空探索 步履不停

2.出发皆为梦想 归来都有壮志

3.梦想和实干齐飞 奋斗与荣耀一色

4.中国声音响彻太空

5.向星辰大海出发

6.航天梦想飞船 随时都在启动

7.六月征发心犹壮 万里归来愈少

8.漫步太空人不老 中国航天接力跑

9.欢迎航天英雄回家

10. 向着科技自立自强一往无前

11.天地不同老,日月岂停旋

12.致敬航天人 扬我华夏魂

【相关评论】

1.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160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并将在轨驻留6个月,这将再次刷新中国人在太空的驻足纪录。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神舟”与“神州”同音,当火箭升空时的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航天圆梦的自豪感已经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起了隐姓埋名人,可爱可敬的中国航天人隔了漫漫岁月而来,他们让我们这个国家“手可摘星辰”。还是在今年国庆,一个“中国C位是怎样炼成的?”热搜刷爆社交媒体:新中国72岁生日之际,我们借助卫星从太空观察我们的祖国。由上海、嘉兴到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我们发现了一条中国人熟悉而陌生的脉络,它隐藏着中国百年来日月换新天的秘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轨迹,更是穿越百年的光荣之路,中国航天所擘画出的奋斗历程,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远不止是“星辰大海”。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现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就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太空前几天,10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探日时代”的到来,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金句】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

“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既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带着这份文化自信和航天诗意向着太空之路去披荆斩棘,我们更能“击破万里苍穹”。

干的是惊天动地事,做起了隐姓埋名人,

神舟再问天,奋斗是对太空最诗意的告白。

2.神舟,放飞梦想成就辉煌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最近,“神舟”一词上了网络热搜。网民的众多评论反映同一种感慨:“神舟”居然已有20年!不经意间,这艘中国太空飞船的名字已是耳熟能详,一提起它,总让人打心底涌起一股民族自豪感。

199911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既是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次飞行试验,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神舟”从此成为载人航天的代名词。20年过去,共有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和2个空间实验室被送入太空,有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飞出地球,留下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身影。杨利伟首飞、“神七”太空出舱、景海鹏三次飞天、“天宫”上演太空科普课……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科学应用效益的显现,谱写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壮美篇章,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这些难忘的瞬间,总能激荡起每个人与时代共振、同国家一道前行的奋斗豪情。

“神舟一号”飞船实现的一趟太空往返,背后涵义并不简单,它意味着中国航天用短短七八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相比发达国家进行载人飞行前要发射10余次试验飞船,中国更是只用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神舟五号”的载人飞行,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堪称奇迹。辉煌的成就如何铸就?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有着一番深刻感受:20多年来,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毫无疑问,正是“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流淌在航天人血脉中的无形力量,凝聚起中国航天拔节生长的不竭动力,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

不只是“神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到“北斗”系统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再到“嫦娥四号”代表人类航天器首次将足迹刻在月球背面,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飞天步伐不断加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迈得更大、更远。中国空间站、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的这些目标正在不远的未来向我们招手。怀揣着为航天强国建设续写更大辉煌的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必定会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金句】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科学应用效益的显现,谱写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壮美篇章,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经典。这些难忘的瞬间,总能激荡起每个人与时代共振、同国家一道前行的奋斗豪情。

20多年来,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毫无疑问,正是“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流淌在航天人血脉中的无形力量,凝聚起中国航天拔节生长的不竭动力,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

“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到“北斗”系统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再到“嫦娥四号”代表人类航天器首次将足迹刻在月球背面,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飞天步伐不断加速。

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必定会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3. “感觉良好”的背后是什么

“飞船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是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陆、自主出舱后的第一句话;“飞船工况正常,乘组感觉良好”,这是神舟九号准确完成入轨后,航天员景海鹏发回的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这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出舱活动时向地面的报告……回顾我国载人航天历史就会发现,“感觉良好”是许多航天员都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种经过重大考验、突破重重困难,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航天员翟志刚这样向京港澳青年学子解释这句话,他还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来形容“感觉良好”背后的心情。从这个角度而言,“感觉良好”意味着克服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怎样才能达到“感觉良好”的状态?“感觉良好”又给人以怎样的启示?

很多人都知道,飞船返回地球时,人要承受自身重量数倍的压力,但可能并不知道,在“超重耐力”训练中,航天员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要承受408G的重力加速度,而常人只能承受34G的重力加速度;很多人都知道,执行飞天任务需要充足的准备,但可能并不知道,有的航天员准备了整整6年,各项实验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故障处置都烂熟于心;很多人都知道,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极具挑战,但可能并不知道,“神九”任务中,航天员为完成这项任务,在地面模拟训练了1500多次。没有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就换不来身处太空时的那份从容;没有咬牙坚持的坚定意志,就书写不了叩问苍穹的精彩篇章可以说,“感觉良好”的背后是奋斗。

一个人的奋斗,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家的共同努力,铸就集体的辉煌。航天员聂海胜曾表示,作为航天员,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主份备份,都需要始终坚守“天地一体、乘组一心”的信条。“天地一体”,就是乘组在天上执行任务,战友在地面轮流值班,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加油鼓劲,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乘组一心”,就是乘组相互信任、保持默契,团结一心夺取任务胜利。正因为有工程全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天候保障,有乘组的风雨同舟、共同担当,才使得航天员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能够保持“感觉良好”。就此而言,“感觉良好”的背后是团结。

“感觉良好”不仅是指身体状态良好,更是指精神状态良好。5次飞行任务连战连捷,空间站建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人首次入住自己的“太空家园”,精神怎会不振奋?有千军万马的支持保障,有千锤百炼的艰苦训练,还有千遍万遍的预判推演,以及来自前辈们在航天实践中所积累和分享的宝贵经验,心里怎会不踏实?“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在完成任务‘落地’以后,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归来之时依旧‘感觉良好’”“探索太空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稳更远”“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话语,道出的是信心、是决心、是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感觉良好”的背后更是自信。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都需要“感觉良好”背后的奋斗、团结、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持续奋斗,团结一心,坚定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必能奏响更加雄浑壮阔的历史交响,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时代篇章。

【金句】

“这是一种经过重大考验、突破重重困难,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没有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就换不来身处太空时的那份从容;没有咬牙坚持的坚定意志,就书写不了叩问苍穹的精彩篇章。

一个人的奋斗,成就更好的自己;大家的共同努力,铸就集体的辉煌。

“乘组一心”,就是乘组相互信任、保持默契,团结一心夺取任务胜利。

“感觉良好”不仅是指身体状态良好,更是指精神状态良好。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话语,道出的是信心、是决心、是能力。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都需要“感觉良好”背后的奋斗、团结、自信。

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持续奋斗,团结一心,坚定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必能奏响更加雄浑壮阔的历史交响,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时代篇章。


【相关积累】

名人名言

1.每一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耀眼的“航天星”,他们怀揣航天梦,勇攀高峰,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3.中国人做了上千年的“飞天梦”,今天终于得以梦圆。

4.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5.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6.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7.激荡向上的民族,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人,更有仰望星空、耕耘星海的人。

8.过去已成历史,未来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们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国脚印”。

9.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10.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官方网站: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 (cmse.gov.cn)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网络搜集,免费分享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网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日志题目:第15期 | 神州十三号(翟志刚、王亚平)返回 【资料编辑: Mr Chzi 发布时间: 四月 17, 2022文章归档:评论周刊
Comment disabled